-
[2022-07-29]安徽屋顶绿化施工规范
-
[2022-07-29]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
-
[2022-07-29]安徽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常见问题
屋顶绿化可以增进人们身心健康及生活乐趣,是追求优雅,精致的生活品质的象征!
屋顶花园的存在是对城市人们疲惫心灵的抚慰!
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建屋顶花园也不例外。
安全原则:荷载承重安全、防水、抗风、活动者的防护安全。
美观性原则:统一与变化、对比和相似、均衡、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
功能性原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满足游人的使用功能。
为了规范城市屋顶绿化技术,提高城市屋顶绿化质量和水平,依据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CJJ/ T91-2002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DBJ 01-93-2004 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BJ 11/T213-2003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屋顶绿化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屋顶绿化基本要求、类型、种植设计与植物选择和屋顶绿化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合肥地区建筑物、构筑物平顶的屋顶绿化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工作。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 CJJ/ T91-2002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DBJ 01-93-2004 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 DBJ 11/T213-2003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屋顶绿化
在高出地面以上,周边不与自然土层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的绿化。
3.2、花园式屋顶绿化
根据屋顶具体条件,选择小型乔木、低矮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进行屋顶绿化植物配置,设置园路、座椅和园林小品等,提供一定的游览和休憩活动空间的复杂绿化。
3.3、简单式屋顶绿化
利用低矮灌木或草坪、地被植物进行屋顶绿化,不设置园林小品等设施,一般不允许非维修人员活动的简单绿化。
3.4、屋顶荷载
通过屋顶的楼盖梁板传递到墙、柱及基础上的荷载(包括活荷载和静荷载)。
3.5、活荷载(临时荷载)
由积雪和雨水回流,以及建筑物修缮、维护等工作产生的屋面荷载。
3.6 静荷载(有效荷载)
由屋面构造层、屋顶绿化构造层和植被层等产生的屋面荷载。
3.7、防水层
为了防止雨水和灌溉用水等进入屋面而设的材料层。一般包括柔性防水层、刚性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三种类型。
3.8、柔性防水层
由油毡或PEC高分子防水卷材粘贴而成的防水层。
3.9、刚性防水层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上,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搀5%防水粉抹面而成的防水层。
3.10、涂膜防水层
用聚胺脂等油性化工涂料,涂刷成一定厚度的防水膜而成的防水层。
4、基本要求
4.1、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
不同类型的屋顶绿化应有不同的设计内容,屋顶绿化要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应有相宜的面积指标作保证。屋顶绿化的建议性指标见表1。
花园式屋顶绿化
绿化屋顶面积占屋顶总面积 ≥60% 绿化种植面积占绿化屋顶面积 ≥85%
铺装园路面积占绿化屋顶面积 ≤12% 园林小品面积占绿化屋顶面积 ≤3%
简单式屋顶绿化 绿化屋顶面积占屋顶总面积 ≥80% 绿化种植面积占绿化屋顶面积 ≥90%
4.2、屋顶承重安全
屋顶绿化应预先全面调查建筑的相关指标和技术资料,根据屋顶的承重,准确核算各项施 ,工材料的重量和一次容纳游人的数量。
4.3、屋顶防护安全
屋顶绿化应设置独立出入口和安全通道,必要时应设置专门的疏散楼梯。为防止高空物体坠落和保证游人安全,还应在屋顶周边设置高度在80cm以上的防护围栏。同时要注重植物和设施的固定安全。
屋顶绿化类型
5.1、花园式屋顶绿化
5.1.1、新建建筑原则上应采用花园式屋顶绿化,在建筑设计时统筹考虑,以满足不同绿化形式对于屋顶荷载和防水的不同要求。
5.1.2、现状建筑根据允许荷载和防水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进行花园式屋顶绿化。
5.1.3、建筑静荷载应大于等于250kg/m2。乔木、园亭、花架、山石等较重的物体应设计在建筑承重墙、柱、梁的位置。
5.1.4、以植物造景为主,应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植物配植方式,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花园式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参见表1。
5.2、简单式屋顶绿化
5.2.1、建筑受屋面本身荷载或其他因素的限制,不能进行花园式屋顶绿化时,可进行简单式屋顶绿化。
5.2.2、建筑静荷载应大于等于100kg/m2,建议性指标参见表1。
5.2.3、主要绿化形式
a) 覆盖式绿化
根据建筑荷载较小的特点,利用耐旱草坪、地被、灌木或可匍匐的攀援植物进行屋顶覆盖绿化。
b) 固定种植池绿化
根据建筑周边圈梁位置荷载较大的特点,在屋顶周边女儿墙一侧固定种植池,利用植物直立、悬垂或匍匐的特性,种植低矮灌木或攀援植物。
c) 可移动容器绿化
根据屋顶荷载和使用要求,以容器组合形式在屋顶上布置观赏植物,可根据季节不同随时变化组合。
6、种植设计与植物选择
6.1、种植设计
6.1.1、花园式屋顶绿化
6.1.1.1、种植设计的一般规定可参照CJJ 48-92中第6.1.2条,第6.1.3条要求执行。
6.1.1.2、以突出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为原则,根据不同植物对基质厚度的要求,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或种植池栽植进行绿化。屋顶绿化植物基质厚度要求。
表2 屋顶绿化植物基质厚度要求
植物类型 规格(m) 基质厚(cm)
小型乔木 H=2.0~2.5 ≥60
大灌木 H=1.5~2.0 50~60
小灌木 H=1.0~1.5 30~50
草本、地被植物 H=0.2~1.0 10~30
6.1.1.3、利用丰富的植物色彩来渲染建筑环境,适当增加色彩明快的植物种类,丰富建筑整体景观。
6.1.1.4、植物配置以复层结构为主,由小型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组成。本地常用和引种成功的植物应占绿化植物的80%以上。
6.1.2、简单式屋顶绿化
6.1.2.1、绿化以低成本、低养护为原则,所用植物的滞尘和控温能力要强。
6.1.2.2、根据建筑自身条件,尽量达到植物种类多样,绿化层次丰富,生态效益突出的效果。
6.2、植物选择原则
6.2.1、遵循植物多样性和共生性原则,以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相对稳定、滞尘控温能力较强的本地常用和引种成功的植物为主。
6.2.2、以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等为主,原则上不用大型乔木,有条件时可少量种植耐旱小型乔木。
6.2.3、应选择须根发达的植物,不宜选用根系穿刺性较强的植物,防止植物根系穿透建筑防水层。
6.2.4、选择易移植、耐修剪、耐粗放管理、生长缓慢的植物。
6.2.5、选择抗风、耐旱、耐高温的植物。
6.2.6、选择抗污性强,可耐受、吸收、滞留有害气体或污染物质的植物。
植物类型 规格(m) 植物平均荷重(kg) 种植荷载(㎏/ m2)
乔木(带土球) H=2.0~2.5 80~120 250~300
大灌木 H=1.5~2.0 60~80 150~250
小灌木 H=1.0~1.5 30~60 100~150
地被植物 H=0.2~1.0 15~30 50~100
草坪 1㎡ 10~15 50~100
注:选择植物应考虑植物生长产生的活荷载变化。种植荷载包括种植区构造层自然状态下的整体荷载。
7.1.2、其他相关材料密度参考值见表5
材料 混凝土 水泥砂浆 河卵石 豆石 青石板 木质材料 钢质材料
密度(kg/m3) 2500 2350 1700 1800 2500 1200 7800
7.2、屋顶绿化施工操作程序
7.2.1、花园式屋顶绿化
7.2.2、简单式屋顶绿化
7.3、屋顶绿化种植区构造层
种植区构造层由上至下分别由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蓄)水层、隔根层、分离滑动层等组成。构造剖面示意见图3。
7.3.1、植被层
通过移栽、铺设植生带和播种等形式种植的各种植物,包括小型乔木、灌木、草坪、地被植物、攀援植物等。
7.3.2、基质层是指满足植物生长条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蓄水能力和空间稳定性的轻质材料层。
- 上一个:水平衡测试的意义
- 下一个:安徽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指导意见(试行)